2025年11月21日,上海通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领科技)将迎来北交所上市委员会的审议。当天上会4家企业,1家科创板,3家北交所,利润分别为7423万元、1.28亿元、6190万元、6048万元。通领科技2024年利润1.28亿元,4家中业绩最好。
通领科技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汽车内饰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一家集产品研发设计、模具自主开发、产品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门板饰条、主仪表饰板、中控饰板等,主要应用于乘用车领域。公司申请赴北交所上市。
汽车内饰件的发展与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紧密相关。当前,汽车内饰件除起到装饰作用外,还承担着阻燃、耐光、减震、隔热及吸音等功能。汽车内饰系统的设计占一辆整车造型设计工作的比重较大且为消费者选购车辆时的重点考虑因素之一,因此成为汽车最重要的组件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汽车市场需求整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目前,我国汽车销量已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不过,同世界主要汽车产销强国相比,我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低于美国、德国、日本等传统汽车强国。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及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国内的汽车行业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发展新阶段。近5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20年的132.98万辆提升至2024年的1285.90万辆。根据 EV Tank统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比例位居全球第一。在“碳达峰”“碳中和”的产业变革背景下,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接受度的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未来仍将呈现增长趋势。
伴随汽车行业整体的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带来的许多新功能的需求,如电池管理系统、充电设备、智能驾驶等,智能座舱的设计、人机交互的实现等都需要汽车内饰件的配合和支持,为汽车内饰件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增长点。据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数据分析,中国汽车内饰件的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2311亿元上升到2029年的2765亿元,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深耕汽车内饰件近20年,通领科技现已成为产业链重要的一环。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内饰件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 15.44%、10.95%、9.02%及9.40%,最近三年国外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09%、2.45%、2.43%,在行业内饰企业从业者众多且充分竞争的情况下,拥有相对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技术创新是通领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截至目前,通领科技已经获得127项专利,其中44项发明专利。公司2009年成立了研发中心,在模具设计与开发,IMD/INS 等工艺的设计、开发及检测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在新工艺研发与创新方面做到提前布局,2019 年开始研发各种透光内饰相关技术以满足目前新能源汽车兴起对氛围灯饰件的需求;同时,公司成功研发真木、真铝等工艺,为国产车企降本、减排提供技术保障。另外,在汽车内饰装饰件细分领域,公司现有工艺较为全面,可以满足各类主机厂商不同风格、不同档次的内饰件的供给需求,可以同时适配燃油车及新能源车。
凭借在产品设计、模具开发、工艺创新等方面积累了多项核心技术及专利成果,通领科技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海市创新型中小企业”“上海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及“上海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称号。
公司在行业内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产品已进入一汽大众、()、()、零跑汽车、蔚来汽车、鸿华科技、北美通用、上汽大众、上汽通用、斯柯达、捷豹路虎、一汽丰田约40家国际国内大型汽车厂家的供应链,与下游客户保持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通领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92亿元、10.13亿元、10.66亿元及4.86亿元,最近三年(即 2022年至 2024 年,下同)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9.2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15.39万元、1.07亿元、1.28亿元及8461.23万元,整体呈增长趋势,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43.38%。
本次IPO,通领科技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560万股股票(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下),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分别投入到“武汉通领沃德汽车内饰件生产项目”、“上海通领智能化升级项目”、“研发中心升级项目”等。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配资平台查询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