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的莱克森·比利站在工厂大门外,手里攥着已经皱巴巴的简历。这是他这周第五次来这个制衣厂碰运气了,可每次得到的答案都一样——没活儿干。
前些天,比利还是这家厂子里的熟练缝纫工,一个月挣的钱虽然不多,养活一家人还勉强够用。女儿马上要开学,第三季度的学费还没着落,家里米缸见底,这让他整宿整宿睡不着觉。“真不知道接下来该咋办,家里连吃的都快没了。”比利的眼神里写满了无奈。
这样的场景,眼下正在莱索托的马塞卢工业区反复上演。三千多米的高原上,寒风刺骨,成群结队的失业工人在各个厂门口打转,就盼着能有个活儿干。缝纫机停了,彩色线轴上落满了灰,这个本来就穷得叮当响的非洲小国,又遭了一记重锤。
去年7月底,美国那边突然宣布要对莱索托的商品加征15%的关税。这一下子,等于给这个国家判了死刑。纺织订单哗啦啦取消了八成,直接导致1.3万多人丢了饭碗。要知道,莱索托总共才230万人口,这一下子就有这么多人失业,对整个国家来说简直是灾难。
说起莱索托这地方,很多人压根儿没听说过。这个国家的处境挺特殊——整个国土被南非团团围住,像个镶嵌在南非肚子里的“钉子”。全世界就这么一个最大的“国中国”,想跑都没地方跑。
往高处看,这片土地三分之二都在海拔两三千米以上,最高的地方能到三千四百多米,因此被叫做“非洲屋脊”。听着挺霸气,实际上日子过得憋屈。东边四分之三是山地,西边稍微平坦点的地方也就占四分之一。这样的地势,风景是挺壮观,可想搞建设、发展经济,那真是难于上青天。
没有出海口就算了,连条像样的铁路都没有,要用还得借南非的。运个货的成本比周边国家高出一大截,做生意的成本摆在那儿,谁愿意来投资?可耕地少得可怜,修条路比登天还难,这地理条件既是天然屏障,也成了发展的紧箍咒。
回到十九世纪初,有个叫莫舒舒一世的酋长把各个部族统一起来,建立了巴苏陀王国。后来布尔人打过来,莫舒舒一世琢磨着单打独斗肯定打不过,就跟英国人合作,1868年成了英国的“保护地”,改名叫巴苏陀兰。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非洲各地闹独立闹得热火朝天。英国殖民体系眼看要散架,莱索托面前摆着两条路:要么并入当时搞种族隔离的南非,要么自己单干闯出条活路来。
莱索托人选择了后者。1966年10月4号,这个山区小国升起了自己的旗子,正式独立,改名莱索托王国,搞君主立宪制,莫舒舒二世当国王。刚独立那会儿,大家都以为甩掉殖民统治就能过上好日子,结果现实给了狠狠一巴掌。
独立还没到四年,麻烦就来了。1970年第一次大选,反对党眼看要赢,执政党直接耍赖——宣布选举作废,把宪法扔一边,搞起了紧急状态。这一闹,整个国家就陷进了政治乱局的泥潭。
从那以后,政变成了家常便饭。1986年军方发动政变把国王给软禁了;1990年军政府直接把莫舒舒二世给废了;1998年暴力冲突蔓延到商业区,搞得乌烟瘴气;2014年执政联盟内部火拼,军警都打起来了,首相吓得跑到南非避难。
政局这么不稳,外国资本看了扭头就走,谁敢来投资?国际援助倒是来了不少,慢慢的,靠援助过日子成了常态。2022年,商人萨姆·马特凯恩成立繁荣革命党,大选赢了,给国家带来点希望,可面对的烂摊子实在太大。
联合国把莱索托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这话真不是瞎说。自然资源贫瘠,经济底子薄得跟纸一样。世界银行的数据摆在那儿——2024年将近一半人口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比例高得吓人。
经济结构脆弱得不行。农业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水平,种的粮食自己都不够吃,还得进口。制造业小打小闹,都是些低端加工,挣不了几个钱。
钻石倒是有点。2006年挖出来一颗603克拉的“莱索托诺言”,2018年又弄出个910克拉的大家伙。问题是光靠挖钻石带不动整个经济,这玩意儿就业岗位有限,普通老百姓沾不上光。
真正养活莱索托的,说白了就两样:一是大批人跑到南非去打工,挖矿的、搬砖的,赚了钱往家里寄;二是南非的关税补贴和国际组织的救济,靠这些勉强维持运转。
今年夏天,新的打击来了,而且来得猛烈。美国政府宣布对莱索托商品征收15%的关税,这对严重依赖对美出口的纺织业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
莱索托贸易和工商业发展大臣莫凯蒂·谢利莱急得够呛:“纺织业是咱们国家最大的私营雇主,养活着三万六千多人,大部分都是女工。美国这个‘对等关税’一出来,订单取消了八成,一万三千多人瞬间失业。”
非洲出口纺织品工厂是莱索托比较大的本土厂子,老板泰博霍·科贝利没办法,只能裁掉将近五百号人。2021年他们还雄心勃勃,计划在马塞卢十个区域开厂,雇上万人,现在想想,那就是做梦。
面对这波冲击,政府今年7月宣布进入为期两年的“国家灾难状态”。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是真到了危急关头。紧急调钱应对青年失业潮,免掉公司注册费,搞创业基金,能想的招都想了,可杯水车薪。
说到这儿,很多人会问:莱索托被南非完全包围,经济又这么依赖南非,干脆让南非吞并不就完了?省得这么受罪。
这问题其实南非也想过,不过算完账就打消念头了——真不划算。
南非财政部仔细评估过,吞并莱索托意味着啥?得给人家修路、拉电网、建通信,这些基础设施烂得一塌糊涂,修补起来要花天文数字。公共服务得覆盖全国,外债得帮着还,三年下来南非的财政赤字可能飙升4个百分点。
南非自己就一屁股烂账,失业率高得吓人,治安也不好,再吸收一个贫困又动荡的地区进来?那是嫌自己日子过得太舒坦了。文化和政治融合也是大麻烦——莱索托人几乎全说塞索托语,民族认同感强得很,真合并了指不定闹出什么乱子。
对南非来说,最聪明的做法是让莱索托保持现状:当个友好但依赖的小兄弟,既能稳定获取高原上的水资源,又不用管那些糟心事儿。这买卖划算。
面对困境,莱索托也没坐以待毙。政府正在努力跟南非搞更紧密的合作,利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机会,同时找更多贸易伙伴,不能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
基础设施方面有些进展。中国援建的马费腾光伏电站已经投用了,多少缓解了电力紧张。莫塞公路也快修好了,交通条件能改善不少。世界银行给了1.2亿美元支持,欧盟也签了2900万欧元的协议帮着搞可再生能源。
贸易和工商业发展大臣谢利莱说:“2024年咱们实现了经济增长,2025年还是有希望的。”话是这么说,可世界银行的报告摆在那儿,莱索托还是低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才1690美元,这数字说明一切。
今年冬天,马塞卢制衣厂外面,下岗女工们还是每天过来碰运气。她们背后,是莱索托高原连绵不断的群山。山还是那些山,水还是那些水,可这个国家的未来,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让人看不清。
非洲出口纺织品工厂的老板科贝利倒是没放弃:“我还是相信日子会好起来的。”他正想办法筹钱,准备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效率,同时积极开拓欧洲市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莱索托就像一艘在高原上航行的船,四面八方都是陆地,可它还在找自己的方向。这条路能不能走通,谁也说不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你觉得像莱索托这样被大国包围、经济脆弱的小国,到底该怎么找到自己的出路?如果是你最安全的线上配资平台,会选择依附强邻还是坚持独立自主?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配资平台查询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