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小鹏汽车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多项核心经营指标创下历史新高。在随后的业绩电话会上,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披露了激进的2026年实盘配资网站产品规划:明年将推出7款具备“超级增程”配置的一车双能新车,用更长的纯电续航和更快的5C超快充解决增程市场痛点。
与此同时,小鹏还计划在2026年推出3款面向海外市场的新车型,并启动3款自研Robotaxi车型的试运营,以及实现人形机器人IRON的量产。这一系列布局,已经向外界展现出小鹏汽车从智能电动汽车向全球性“具身智能公司”转型的野心。
财务业绩全面爆发
小鹏汽车第三季度业绩呈现出全方位增长的态势,一些关键财务指标甚至超出了市场预期。财报显示,小鹏汽车第三季度总营收达203.8亿元,同比增长101.8%,创下单季历史新高。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毛利率达到20.1%,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同样创下历史新高。汽车毛利率为13.1%,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小鹏汽车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溢价能力。
盈利能力改善的背后是交付量的持续攀升。2025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总交付达到116,007台智能电动汽车,同比增长149.3%,环比增长12.4%,创下季度交付量新高。这一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小鹏汽车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独特吸引力。
截至2025年9月30日,小鹏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定期存款达到483.3亿元,创历史新高,较上半年末净增约7.6亿元。充裕的现金储备为小鹏汽车未来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扩张提供了充足弹药。
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及联席总裁顾宏地博士表示:“随着有效的成本控制和技术研发相关的收入释放出更大的潜力,我们的公司综合毛利率在第三季度首次突破20%。”
对于未来展望,小鹏汽车给出了积极的第四季度指引:预计交付量将达到12.5万至13.2万台,同比增加36.6%至44.3%;营收预期为215亿元至230亿元,同比增加33.5%至42.8%。
产品攻势全面铺开
在坚实的财务基础上,小鹏汽车制定了史上最为激进的产品推广计划。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2026年将有7款具备“超级增程”配置的一车双能新车上市,将显著扩大小鹏的可达市场空间。
产品分阶段上市:小鹏汽车计划在2026年一季度推出3款超级电动增程产品,用“更长的纯电续航”与“更快的5C超快充”解决当前增程车型的核心痛点。随后,在2026年全年推出4款全新的一车双能车型,其中包括面向关键细分市场的首款产品。
所谓“一车双能”,即一款车型同时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系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一产品策略不仅能提升小鹏在纯电市场的份额,还能通过增程车型吸引那些对充电便利性有顾虑的用户,从而扩大市场覆盖面。
进军海外市场:小鹏汽车计划2026年面向海外市场推出3款新车型,其中包括中小型SUV车型,以满足全球消费者多样化的购车需求。这一举措意味着小鹏汽车的国际化战略将进一步深化,从现有的少数市场扩展到更广泛的全球市场。
加速布局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
除了传统汽车业务,小鹏汽车在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方面也进行了广泛布局。
根据小鹏汽车科技日公布的信息,公司计划在2026年推出3款自研的Robotaxi车型并开始试运营。这些车型根据价格有所不同,有7座、6座和5座的版本。
小鹏Robotaxi搭载了4颗图灵AI芯片,拥有高达3000TOPS的有效算力,面向L4级智驾设计。在关键系统上均采用了两套硬件互为备份的冗余设计,包括算力、转向、感知等。同时,小鹏汽车已经与高德地图达成深度合作,高德成为小鹏Robotaxi首个全球生态合作伙伴。
小鹏的无人驾驶车队将被整合到高德的叫车平台中,这一合作将帮助小鹏利用高德平台庞大的用户基础为其Robotaxi服务获得流量入口。
人形机器人业务:小鹏汽车在11月5日推出了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并宣布2026年底目标实现规模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
IRON机器人以高度拟人化设计为核心,具备仿生骨骼结构,包括模拟人类脊椎的柔性构造、仿生肌肉系统以及全覆盖的柔性皮肤。其外观配备3D曲面头部显示装置,搭载具备22个自由度的高精度灵巧手,能够实现接近人类的手部动作。
IRON将优先投入商业服务场景,主要用于导览、导购和巡检等任务。从2026年起,该机器人将率先在小鹏汽车自有展厅中担任产品讲解与客户引导工作,并逐步拓展至更多线下场所。
何小鹏此前曾表示:“我们的销量规模和市场份额正处在高速扩张的早期阶段,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面向规模量产的目标加速前进。我坚信小鹏汽车会成为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
不过对于小鹏汽车而言,激进的产品和技术规划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毕竟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都是需要长期大量投入的领域,且商业化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并且,随着比亚迪、理想、蔚来等竞争对手纷纷加大在增程市场和智能化技术的布局,小鹏汽车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在多个战线同时作战的情况下保持核心竞争力,是对小鹏汽车战略执行能力的巨大考验。
此外,海外市场的政策法规、消费习惯、竞争环境与中国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小鹏汽车的3款海外新车型能否获得当地消费者的认可,还有待市场检验。
结语:
何小鹏曾直言:“我们的销量规模和市场份额正处在高速扩张的早期阶段,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面向规模量产的目标加速前进。我坚信小鹏汽车会成为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
从年销量逼近50万辆,到现金储备接近500亿元,小鹏汽车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向更广阔的市场进军。
2026年,7款一车双能新车、3款海外车型、3款Robotaxi以及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计划,这些布局如能顺利落地,小鹏汽车将从一家智能电动汽车公司,蜕变为一家真正的“具身智能”企业。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配资平台查询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