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还在正规配资平台app,公司没了。”
昨晚哥们儿在充电站干等了半小时,威马那个APP愣是打不开,充电桩杵那儿跟个铁疙瘩似的。
屏幕上跳出来的不是让你交钱,是“服务器404”。
他估摸着全国有12.7万车主跟他一样,想骂娘的心都有了。
所有数据,包括你去过哪儿鬼混的行驶轨迹,一夜之间全没了。
现在这车扔二手市场,贩子听见“威马”俩字,价格直接给你干到1.5折,比泡水车都卖不上价。
更扯的是,法院那边直接把创始人沈晖在国外藏的“小金库”给抄了:纽约三套大豪宅,瑞士两个秘密账户,加起来2800万美刀,啪,一键冻结。
想当年他拿1.26亿年薪的时候,员工堵门要4000万工资,他理都不理。
现在轮到他自个儿尝尝被人“拖账期”的滋味了,只不过这回的债主是美国法院,欠款单位是“年”。
供应商比车主还惨,那才叫一个血本无归。
宁德时代的内部邮件都传出来了,说从2021年就开始跟威马屁股后头要电池钱,行业里90天结一次款是规矩,到了威马这儿,硬生生给你拖成两年还多。
17家公司凑一块儿告他,欠了23.6亿。
开庭那天,法院门口停满了大货车,全是来拉库存车抵债的。
那1.7万台所谓的“新车”,灰厚得连车标都快看不清了,最后估值才6.8个亿。
连当初建工厂花的67亿,零头都盖不住。
有人说威马这四年,就跟坐过山车一样。
2019年还是月销三千台的明星,转眼2023年工厂大门就上了铁锁。
里头全是坑:
一是摊子铺太大。
自建工厂听着牛,产能利用率连30%都不到,那厂房空着每天都在折旧,烧掉的钱够买一辆保时捷。
二是技术不更新。
2022年人家都在玩激光雷达了,他还在原地搞那个L2辅助驾驶,早就过时了。
三是管理一团糟。
公司的薪酬委员会,说白了就是沈晖自家亲戚开的,给自己发多少工资自己说了算。
公司亏得底掉,亏了207个亿,他照样拿天价薪水。
这剧本,证监会都看不下去了,直接放话:以后再有造车的想上市,先把老板工资和公司亏多少钱,明明白白写在招股书第一页,让股民们看清楚这到底是来“创业”的,还是来“创收”的。
银行也学聪明了,现在一听谁要“自建工厂”来讲故事,贷款额度立马给你砍掉一大截,通过率掉了42%。
消费者更实在,73%的人都说下辆车只买上市公司的,为啥?
至少跑路前还能敲个钟听个响儿。
现在突然冒出来个叫深圳翔飞的“白衣骑士”,张嘴就说要拿10亿接盘。
结果把合同条款扒开一看,差点没笑死人:2.3亿是现金,剩下7.7亿是所谓的“技术入股”,还画了个大饼说到2028年再上市。
可威马手里那点专利,78%到2026年就过期了,再等两年,就只剩个空壳子,拿什么去上市?
网友的评论最毒:这哪是投资,这纯粹是众筹给威马续命,续到专利一清二白,最后留下一地鸡毛给那些要债的。
车主想要回数据,供应商想要回钱,法院要抓人,沈晖本人还在美国发朋友圈,说“存在即合理”。
现在摆在威马眼前的路就两条:
要么重整成功,那概率比中彩票头奖还低。
要么破产清算,大家排好队,准备分那堆生锈的铁疙瘩。
开头那个在充电站的哥们儿,最后气得踹了充电桩一脚,撂下一句话:“以后买车,必须先查查老板还在不在国内。”
这一句话,整个行业都听懂了。
资本的潮水退了,谁还在牌桌上,靠的不是花里胡哨的PPT,也不是靠亲戚组成的董事会,而是实打实的技术和现金。
威马不是第一个倒下的,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它只是用最响亮的一记耳光,给后面的人提了个醒——
“造车”这俩字正规配资平台app,写着是“车”,可一旦玩砸了,就全是“债”。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配资平台查询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