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呐,有时候翻脸比翻书还快。
前一秒还跟你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下一秒就能从背后给你来一记“窝心脚”。
这话说的谁?
咱们的老熟人,法兰西那位走路带风的总统——马克龙。
讲真,这出戏的剧情反转之快,连好莱坞的编剧都得递根烟,说一句“佩服”。
你敢信吗?
就在不久前,他还是那个站在聚光灯下,挥斥方遒,高喊着欧洲“战略自主”的男人。
那派头,那气场,不知道的还以为戴高乐显灵了,仿佛整个欧洲的脊梁骨,都要靠他一个人撑起来。
可这“硬汉”人设还没捂热乎呢,BGM就突然切了。
一转头,他成了欧盟里头叫得最响,要把中国电动车往死里整的“带头大哥”。
对,你没听错,就是他,亲自推动调查,亲自摇旗呐喊,把关税大棒抡得虎虎生风。
这波操作,直接给我看懵了。
哥们儿,你这演技要是放到演艺圈,不得拿个影帝啊?
当初的嚣张,那可不是装的。
2024年10月底,欧盟那份最高加征35.3%关税的文件一落地,法国香榭丽舍大街的空气里,仿佛都飘着一股子“我们赢了”的得意劲儿。
他们手里捏着所谓的“反胁迫工具”,觉得自己拿捏住了咱们的七寸,稀土、镓、锗……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玩意儿,他们以为能成为谈判桌上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成年人的世界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扔出去的回旋镖,会以一个多么刁钻的角度,飞回来精准命中自己的脑门。
咱们这边没吵也没闹,云淡风清地调整了一下关键矿产原料的出口管理。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整个欧洲的新能源产业链,瞬间就感觉被人从后面拔了电源。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就像你正开着法拉利在赛道上狂飙,准备享受速度与激情,结果一脚油门下去,发现油箱里是空的。
法国那些曾经热火朝天的绿能工厂,烟囱一根接一根地哑火,只剩下政客们在发布会上略显苍白的辩解声在空中回荡。
标致雪铁龙的财报,估计比法国的冬天还冷;雷诺的高管急得就差在媒体面前直播“跳窗”了,嘴里喊着“再不上车就没机会了”。
这画面,啧啧,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更尴尬的是,你以为你帮着大哥出了头,大哥就会给你发糖吃?
想多了。
山姆大叔的《通胀削减法案》,那补贴就跟认亲似的,只往自家企业口袋里钻,留给欧洲的,是一张印着“重在参与”的门票。
德法这对老搭档,估计那时候才琢磨过味儿来,原来给别人当“马前卒”,最后不仅没捞着好处,连自己的“战马”都快饿死了。
说到底,欧洲得的这病,病根不在别处,就在于一种深入骨髓的“结构性焦虑”。
嘴上喊着要搞新能源,要搞“战略自主”,可这楼阁的地基,却是建立在别人的产业链之上。
从上游的基础原料,到中游的电池技术,再到下游无与伦T比的成本控制,你告诉我,哪一环你能绕得开那个你又爱又恨的东方大国?
中国电动车之所以能横扫全球,靠的真不是什么奇迹。
那是一代人,十几年如一日,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里,从泥潭里摸爬滚打,一钉一铆硬生生磕出来的全产业链优势。
这不是几份调查报告、几场新闻发布会就能抹杀掉的,这是市场的铁律。
所以你看,当经济的寒流真正吹到脸上时,马克龙的态度才会来个180度大转弯。
这趟盘算着要来的“重启之旅”,与其说是战略调整,不如说更像是被现实摁在地上摩擦后,不得不低头认清现实。
可问题是,这扇门,你想敲就能敲开吗?
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欢迎来谈,坐下来喝杯茶没问题,但前提是,你得把上次掀翻的桌子先给扶起来,把打碎的杯子给粘好了。
也就是说,“说到做到”是唯一的入场券。
外交不是过家家,更不是单方面的予取予求。
我们不玩那种虚头巴脑的游戏,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这个道理很简单。
合作的大门敞开着,但钥匙,始终在欧洲人自己的口袋里。
是选择用它打开一扇共赢的窗,还是选择把它扔进塞纳河里,独自面对凛冽的寒风,这道选择题,该他们自己好好做做了。
说真的,这个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为任何人的犹豫和傲慢而停留。
留给他们的时间,可能真的不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各位觉得,这次马克龙兜里揣着的,究竟是诚意最安全的线上配资平台,还是一张写满了漂亮话的空头支票呢?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配资平台查询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